鋼筋混凝土水泥管從原材料到成品的生產全過程
發布時間:2025-07-14鋼筋混凝土水泥管從原材料到成品的生產全過程
鋼筋混凝土水泥管作為現代基礎設施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廣泛應用于城市給排水、農田灌溉、工業輸送以及交通建設等領域。其生產過程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系統工程,從原材料的準備到成品的出廠,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水泥管廠家河南張大水泥制品將詳細闡述鋼筋混凝土水泥管從原材料到成品的生產全過程,以便讀者對這一過程有更清晰的認識。
一、原材料準備
1.水泥: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高品質水泥,如42.5級或以上的海螺、珠江、華潤等品牌水泥。這些水泥需具備檢驗報告,并滿足抽樣檢查合格的條件,以確保其強度、耐久性和穩定性。
2.砂子:采用環保水洗砂,氯鹽含量均勻無雜質,符合GB/T14684-2001《建筑用砂》規定。細度模數控制在3.0~2.3之間,含泥量不超過3%,以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
3.石子:選用連續粒級、規格為5~20mm的機碎石,如惠州大理碎石等。石子需滿足各項指標要求,以確保混凝土的密實性和強度。
4.鋼筋:選用符合GB13788-2008規定的熱軋帶肋鋼筋,直徑大于4.0mm。鋼筋需經過調直、定長切斷等預處理,以確保其在混凝土中的均勻分布和增強效果。
5.水:使用符合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標準》的清潔水,以確保混凝土的質量和性能。
二、鋼筋骨架制作
1.圖紙配筋:根據設計要求,在鋼筋骨架成型架上調整成型架的外徑,并按照環筋螺距在支撐架上作好等距標記。
2.環筋纏繞:將環向鋼筋按照螺距標記纏繞在成型架上,注意環數與螺距的準確。鋼筋骨架兩端環向鋼筋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300mm,并應焊接牢固。
3.縱向鋼筋擺放:將預先調直、定長切斷的縱向鋼筋按照設計位置依序擺放,端頭與環筋焊住。注意兩端的邊環筋位置距縱筋端頭不大于10mm。
4.焊接加固:采用手工電弧焊接加固鋼筋骨架,應預先將縱、環筋相互壓緊,選用較細焊條,調整弧焊機焊接電流較小。焊接部位應取樣檢測其抗拉強度不低于母材。
5.架立筋支撐:雙層鋼筋之間用預制的架立筋支撐,架立筋的位置在骨架兩端的縱筋上,每間隔一根縱筋設置架立筋的數量為3~5個。
三、模具組裝
1.插口圈涂刷機油:插口圈需仔細涂刷機油,并設置開縫螺栓,以使蒸養過的插口圈內側與管子插口之間間隙適中,便于脫模。
2.外模內壁涂刷機油:在鋼筋骨架外面進行合模前,需在外模內壁均勻涂刷清潔機油,以防止混凝土粘附。
3.合模與緊固:將鋼筋骨架放入模具中,連接合縫螺栓,并按順序緊固合縫連接螺栓。緊固力度要適度,既要防止合縫漏漿,又要避免造成模具失圓。
四、混凝土制備與澆筑
1.混凝土配合比:根據設計要求,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采用C30混凝土,配合比為水泥:砂:石子:水=1:1.54:2.88:0.43。需通過試驗室試拌驗證后采用,確保混凝土的性能滿足要求。
2.攪拌:使用單、雙滾筒式攪拌機進行攪拌,攪拌時間不低于2分鐘。投料順序合理,攪拌時間充足,以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和易性。
3.澆筑:將攪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使用振搗器將混凝土振搗均勻,排除空氣泡,確保混凝土均勻分布,無離析現象。
五、養護與脫模
1.蒸汽養護:成型后的管子需進行蒸汽養護,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過程。養護溫度控制在80~85℃之間,分為靜停、升溫、恒溫、降溫四個階段。靜停時間一般為1~2小時,升溫速度每小時不大于25℃,恒溫時間根據水泥品種和管壁厚度而定,一般不少于3小時。
2.脫模: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允許脫掉外模及起吊管子。脫模后的管子應檢查外觀質量,有外觀缺陷的管子應及時進行修補。
六、產品檢驗與出廠
1.產品檢驗:對制造完成的鋼筋混凝土水泥管進行全方面的質量檢測,包括混凝土抗壓強度、外觀質量、尺寸偏差、內水壓力、外壓檢驗等項目。確保產品符合國家標準和設計要求。
2.出廠:經檢驗合格后的鋼筋混凝土水泥管方可出廠,用于各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綜上所述,鋼筋混凝土水泥管的生產過程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系統工程,從原材料的準備到成品的出廠,每一個環節都需嚴格控制質量和技術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生產出高質量、高性能的鋼筋混凝土水泥管,為現代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相關推薦